受疫情影響,不少人的選購預算大幅度下降,打算入手的寶馬換成了寶駿,看中的奔馳改成了奔奔,計劃的聯想成了幻想,RTX2060降級到GTX1650......
然而,問題來了,錢是省了,性能有多大折扣呢?
820M、R5 M320獨顯性能如何?
筆記本的GTX1650比臺式機性能差多少?
VEGA核心顯卡相當于哪款獨立顯卡?
筆記本顯卡天梯圖(V6版)有102位選手參與排名,其中一部分是當紅明星,經常出現在臺式機和筆記本的舞臺中央,另一部分年老體衰,但仍然在二手市場混口飯吃。
站長給102位選手按其武力值(性能)打了分數,對應在左側的標尺上。您只需要“目測”,就可以知道某款顯卡能不能“打”。
V6解讀——
1、同型號顯卡,性能可能相差20%以上。
同樣的顯卡,丐版和豪華版之間在臺式機上相差不大,但在筆記本中可能表現迥異,這也是筆記本顯卡天梯圖制作的一個難點。
例如:滿血版MX250的FS分數可以跑3800分,低功耗的只有3000分,相差20%。V5版的解決方案是區分標注,分成了“滿血版”和“低功耗版”。然而糟糕的是,滿血版可達3800分,低功耗的跑3700、3600、3500.....等,不可能去區分個“低功耗”、“更低功耗”、“更更低功耗”、“更更更低功耗”......
表面看起來,要對筆記本顯卡作性能排行,應標注TDP才相對準確,但實際價值并不大。原因:其一,顯卡性能和TDP相關,但受限于實際散熱,其二,對于具體的筆記本,廠家不會告知該機型顯卡的TDP設定,消費者無從參考。
化繁為簡,V6采用中位性能值。
注1:圖中的MX150、MX250的中位性能值是接近滿血版的。如果您發現自己的筆記本,MX150跑分只和隔壁老張的MX230一樣,這并不是假貨,也不能怪站長標注不準,很可能是這款本散熱比較差,工廠對顯卡功耗設定太保守。
2、不同核心性能差異明顯,分開標注
GTX860M是比較特殊的型號,它有Kepler(開普勒)和Maxwell(麥克斯韋)兩種核心,由于差距較大,在圖中分開標注。
3、不同顯存性能差異明顯,分開標注。
有些型號可搭配不同的顯存,如920MX、930MX、940MX等,都有D3和D5之分。
4、移動版可能反超桌面版。
一般來說,同型號(注:指“命名相同”)顯卡,移動版性能會低于桌面版,但也有例外情況,GTX1650移動就反超桌面。弱女子把壯男子打得鼻血長流,為何?GTX1650移動原來是女漢子。
GTX1650移動版有1024個流處理器(早期好像有896SP的,但不常見),而GTX1650桌面版是896SP,其頻率優勢尚不足以彌補流處理器不足的差距。
5、VEGA家族成員分布
VEGA家族成員目前有VEGA11、VEGA10、VEGA9、VEGA8、VEGA7、VEGA6、VEGA5、VEGA3、VEGA2
VEGA11:分布在銳龍2000和3000系列,如R7-2800H、R7-3780U
VEGA10:分布在銳龍2000和3000系列,如R5-2600H、R7-3700U
VEGA9:比較少見,如:R5-3580U
VEGA8:分布在銳龍2000和3000系列,如R5-2500U、R5-3500U
VEGA7和VEGA5:僅在銳龍4000系列中安家。
VEGA6:分布最廣,在銳龍2000/3000/4000系列中均有住址。如:R3-2300U、R3-3300U、R5-4600U,不同的住址,其頻率也不一樣。
VEGA3:分布于銳龍2000/3000和速龍系列中。
VEGA2:比較少見,如:AMD 速龍銀牌3050U
6、核顯有適當的性能折算
在跑分相同情況下,核顯常常比獨顯的FPS要低,主要原因是核顯需要劃分內存作顯存。
最后,來談談選購顯卡繞不開的話題——能耗比。
以GTX1050和RX 560X為例,二者性能相近,如何選?
顯卡如同運動員,年齡(注2)小的有優勢。
大概來說,第十一代N卡(對應圖靈架構)屬于二十歲毛頭小伙,第十代N卡(帕斯卡架構)是三十歲大哥, 第九代N卡是四十歲大叔。由此看出,GTX1050正值而立。AMD這邊,GCN5.0大約相當于四十歲油膩大叔,RX 560X是GCN4.0架構,已步入50歲的天命之年。假設有兩款筆記本,其余配置都一樣,價格相近,很顯然,選年輕的更好,功耗和溫度更低。
嚴格來說,GCN4.0應該標注為灰色,雖然這幾款產品發布時間并不長,但架構太老了,暫時未加灰是為了讓移動版A卡不至于太難看,讀者明白就行了。
注2:GCN5.0發布于2018年,而九代N卡(對應麥克斯韋架構)發布于 2014年,這里的顯卡年齡,并不是按照發布日期來的,而是根據能耗比的高低。能耗比越高,這款顯卡就越優秀,從運動員年齡看,它就越年輕。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顯卡的能耗比,可到極速空間官網閱讀文章《可憐蟲竟然化身為龍!AMD NAVI顯卡相當于第幾代N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