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顯卡品牌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0日,英偉達正式發布RTX40系顯卡,這也是迄今為止性能提升極為夸張的一代。全新的Ada架構攜手臺積電4nm工藝,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性能表現。而作為英偉達核心合作伙伴的各個顯卡品...
2025.07.03COPYRIGHT ? 2023
粵ICP備2021108052號
郵箱:611661226@qq.com
留言給我說起M.2接口,多數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固態硬盤。事實上,我們主板上面的M.2接口,最主要的用途確實是為了使用SSD的。
M.2接口是一種兼容性十分廣泛的微型接口,該接口可以通過設置其接口上的KEY槽,以實現不同功能的接口,M.2接口可以支持以下協議--PCIe, PCIe LP,HSIC,SSIC,M-PCIe,DisplayPort,USB等。
實在話,我也是查了相關定義才發現原來M.2接口那么好玩的,具體的協議我也不是全部懂,但是我們可以看到,M.2接口是兼容USB和DP,也就是說,具備視頻輸出的功能。
最近,華擎旗下品牌永擎最近就發布了一款M.2接口的顯卡“M.2_VGA”,采用了標準的M.2 2280規格,通過插針擴展外接VGA延長線來提供一個VGA輸出接口,并需要一個2針D型輔助供電接口,功耗只有1.5W。
有意思的是,這東西的主控也是慧榮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少中端甚至入門級的SSD都是用慧榮的主控,沒想到居然還有顯示方面的芯片。
慧榮提供的主控方案“SM750”,265針BGA封裝,PCIe 3.0 x1通道,可選集成16MB DDR內存,最高可以輸出1920×1440分辨率的2D圖像,并支持視頻加速、2D加速。這種M.22D顯卡有什么用?瘦客戶機、服務器、工業計算機、醫療設備、測試儀器、工廠自動化等嵌入式市場上就很合適,可提供穩定、可靠、高效的圖形輸出與顯示。
說起M.2的話,順便說說M.2的變種—U2,上面的圖片來自于某大神的評測。這種接口我就是以前做華擎X99主板的時候接觸過,但是僅僅見過接口,沒用過產品。這個接口一端是方形兩排金手指的,辨識度很高,貌似就是服務器市場有,家用一直沒消息,估計涼了。
U.2原名叫SFF-8639,最大特色就是高速低延遲低功耗,支持NVMe標準協議,并且走的是PCI-E 3.0 x4通道,理論傳輸速度高達32Gbps,而SATA只有區區6Gbps,比SATA快了足足5倍多。
另外一端也是非常奇怪的雙層接口,估計是為了方便熱拔插什么的。受限于條件,多年來一直沒摸過實物。
速度方面,U2和高速M.2一樣都是32Gbps,不過,現在PCI-E 4.0 4x下面,速度必然更加高。沒有查到相關的數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同樣是4x,PCI-E 4.0是PCI-E3.0的一倍,所以有可能是64Gbps,只是現在第一代的PCI-E4.0 4X界面的SSD根本達不到這個級別的速度,所以選擇性不談罷了。
說起悲劇了的硬盤接口,不得不補上這一刀—SATA Express,如你所見,這個接口從命名到外觀都跟SATA接口有關。外觀而言,相當于兩個SATA3接口再加一點,然而,接口速度卻不是SATA3的兩倍,僅僅是10Gbps,相當于入門級PCI-E界面M.2 SSD的接口速度而已。市面上貌似沒見過相關接口的產品,僅僅是華碩展示過概念產品。
雖然沒有見過SATA-EXPress的線纜,但是顯而易見,這種線纜走線絕對不會輕松。
再之前的MSATA接口,見得最多的就是一體機。這種接口就不過是SATA接口的變種而已,甚至同樣的主控和芯片,MSATA多半跑不過SATA3的。
具體產品的話,家里倒是有兩個棄置的,就是這種短又胖的東西。隨便一說,不少大神玩黑群暉用的星際蝸牛,里面就是內置16GB這種SSD的。升級?不劃算,貴,建議放棄吧。
相信,不少7080玩家都接觸過并口硬盤,SATA接口是串口,我們之前用的硬盤是并口的。不過,可能很多人沒有見過并口的SSD。
其實SSD有并口的,國內的江波龍都有這種產品。不過,并口的SSD多半叫做電子盤,用于工控機,多年前在二手市場見識過。
過去中高端單反和攝像機上面用的CF卡也是并口的,而且還可以裝系統,做啟動,本質就是并口SSD。
而現在,CF的進階產品CFExpres又有兩個分支,Type A就是和過往的SD卡一樣的,但是多半不能通過升級固件支持;Type-C外觀又不一樣,比起過往的CF卡小,接口和SATA3有點相似。我手上又XQD卡和CFExpress卡,兩者接口外觀是一樣的,而且物理兼容。正在做評測,敬請期待。
說太多存儲方面的接口,我們再來說說別的。
現在我們電腦上面的總線基本上都是PCI-E的,即使外觀和接口方式不一樣,本質還是PCI-E。在其之前,我們電腦上面的總線并不是統一的。其中,上一代顯卡接口就是AGP的。
AGP,全稱為加速圖像處理端口(AcceleratedGraphics Port),是電腦主板上的一種高速點對點傳輸通道,供顯卡使用,主要應用在三維電腦圖形的加速上。AGP是在1997年由Intel提出,是從PCI標準上建立起來,是一種顯卡專用接口。
英特爾于1996年7月正式推出了AGP接口,它是一種顯示卡專用的局部總線。嚴格的說,AGP不能稱為總線,它與PCI總線不同,因為它是點對點連接,即連接控制芯片和AGP顯示卡,但在習慣上我們依然稱其為AGP總線。AGP接口是基于PCI2.1 版規范并進行擴充修改而成,工作頻率為66MHz。
AGP標準在使用32位總線時,有66MHz和133MHz兩種工作頻率,最高數據傳輸率為266Mbps和533Mbps,而PCI總線理論上的最大傳輸率僅為133Mbps。目前最高規格的AGP 8X模式下,數據傳輸速度達到了2.1GB/s。
英特爾于1996年7月正式推出了AGP接口,它是一種顯示卡專用的局部總線。嚴格的說,AGP不能稱為總線,它與PCI總線不同,因為它是點對點連接,即連接控制芯片和AGP顯示卡,但在習慣上我們依然稱其為AGP總線。AGP接口是基于PCI2.1 版規范并進行擴充修改而成,工作頻率為66MHz。
AGP標準在使用32位總線時,有66MHz和133MHz兩種工作頻率,最高數據傳輸率為266Mbps和533Mbps,而PCI總線理論上的最大傳輸率僅為133Mbps。目前最高規格的AGP 8X模式下,數據傳輸速度達到了2.1GB/s。
AGP之前,我們還有PCI。上圖應該是某大神P出來的,貌似沒見過那個主板上面能夠有三代接口同堂的。
PCI即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中文意思是“外圍器件互聯”,是由PCISIG (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推出的一種局部并行總線標準。PCI總線是由ISA(Industy Standard Architecture)總線發展而來的,ISA并行總線有8位和16位兩種模式,時鐘頻率為8MHz,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是一種同步的獨立于處理器的32位或64位局部總線。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的供應商和原來的系統總線之間插入的一級總線,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并實現上下之間的接口以協調數據的傳送。從1992年創立規范到如今,PCI總線已成為了計算機的一種標準總線。已成為局部總線的新標準,廣泛用于當前高檔微機、工作站,以及便攜式微機。主要用于連接顯示卡、網卡、聲卡。PCI總線是32位同步復用總線。其地址和數據線引腳是AD31~AD0。PCI的工作頻率為33MHz。
現在我們的主板早就沒有PCI接口,Intel平臺的話,B75主板以后就沒有原生的PCI接口支持,只能用第三方的轉接芯片。當然了,后面也不會有這種接口了。
如果要我選擇PCI接口最流弊的設備,我一定會選擇3Dfx的Voodoo卡。這是一張3D加速子卡,如字面意思,這個卡的作用就是接管了顯卡的3D加速功能,通過其glide這個獨立3D?。粒校蛇M行加速。由于是最早期而且效果也出色,當年3dfx風光無限,也是因為這樣,飄了,不提供芯片給顯卡廠家,自己收購了STB顯卡廠吃獨食。
3dfx一家吃獨食,坑死了帝盟。帝盟沒有了3dfx的voodoo卡生產,同時當年和創新五五開的傲瑞也是想吃獨食,不給帝盟提供聲卡芯片,被盟友兩肋捅刀,加上之前帝盟收購S3沒有消化好,導致帝盟被VIA收購,VIA后面收購了crrix以及IDT、winchop一堆二三線CPU廠家,從而導致觸怒了某爸爸,被捅了。可以說,3dfx自己倒了,還順便坑了S3、帝盟、VIA。古人云,貪心不足蛇吞象,誠不欺我啊。
PCI的前任是ISA總線,說起ISA總線,70后相信都知道曾經的霸主--創新聲卡。而其中最頂級的就是創新sound blasterAWE64?。牵铮欤?。參數我就不介紹了,反正大家這輩子都用不上,請記住,當年這個聲卡的價格和頂級的顯卡基本上一樣,而且玩這個的主要是Hifi發燒友。
當然了。ISA接口并不是只有聲卡,還有顯卡、VCD硬解卡以及多功能卡。顯卡就不說了,都是2D顯示功能的產品而已;VCD硬解卡找不到圖片,這東西的作用就是讓電腦能夠硬解VCD,因為486電腦并不能實現VCD軟解,只能通過硬件。VCD軟解時代兩大軟件,一個是外國的xing,另外一個是國內的超級解霸。
上圖的是多功能卡,這種產品本質就是通過ISA接口給電腦額外增加IDE并口硬盤接口、打印機接口、Com口等接口。早期電腦的集成度低,很多功能和接口都是通過外接卡實現。當然了,那個時代的電腦性能也弱。打個比方,我們現在不少外設都有1680萬色RGB背光了,最早期的電腦就是單色的,所謂的彩色也就是幾個顏色(單一顯示)。后面有了16色,16色以后有256色,后面到16位色,32位色。
不過,雖然以前的性能低下,但是卻又不少流弊的游戲誕生。
說完了老古董,我們再來說說未來,接口會不會消失變成全部無線?暫時不容易,一方面是帶寬一方面是延遲。聲音的數據量有限,用無線無所謂,但是圖形以及高速數據傳輸用無線的話,貌似還是早著呢。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0日,英偉達正式發布RTX40系顯卡,這也是迄今為止性能提升極為夸張的一代。全新的Ada架構攜手臺積電4nm工藝,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性能表現。而作為英偉達核心合作伙伴的各個顯卡品...
2025.07.03顯卡是什么?顯卡是計算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又稱為視頻卡、視頻適配器、圖形卡、圖形適配器和顯示適配器等等。它是主機與顯示器之間連接的“橋梁”,作用是控制電腦的圖形輸出,負責將...
2025.07.03IT之家 5 月 8 日消息,早在一個多月前,英特爾就向客戶保證,英特爾的 ARC 顯卡的驅動將迎來一個更新,英特爾為 ARC 和 Iris 驅動程序創建了一個單獨的分支代碼。最初英特爾計劃在 4 月...
2025.07.03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己組裝電腦,顯卡是最難挑的。顯卡也叫顯示卡,是電腦最重要的配置的之一,承擔處理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通常所說的GPU也就指的是顯卡。顯卡分類一般分為兩類:獨立顯卡、集成顯卡。獨立顯卡:...
2025.07.03這就是顯卡正面照片,沒有轉接線的接口聯想主機拆下來的 沒有顯示接口的有誰知道的說下這個顯卡是做什么用的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