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音質好的有哪幾款
在3月23日的華為春季旗艦發布會上,除了P60系列旗艦之外,華為還帶來了全新一代半入耳旗艦TWS耳機——華為FreeBuds 5,也是本場發布會的另一大驚喜了。對于那些喜歡糾結、總選不到滿意耳機的小伙...
2025.07.04COPYRIGHT ? 2023
粵ICP備2021108052號
郵箱:611661226@qq.com
留言給我IP68級防塵防水是當前高端智能手機的標配功能之一,可以實現手機的防塵防水,因而受到很多消費者的歡迎。
那么【IP68級】是什么意思呢?
IP是Ingress Protection的縮寫,IP等級是針對電氣設備外殼對異物侵入的防護等級,來源是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標準IEC60529。
在這個標準中,針對電氣設備外殼對異物的防護,IP等級的格式為IPXX,其中XX為兩個阿拉伯數字,第一個數字表示防塵等級,防塵等級從0到6不等;第二個數字表示防水等級,防水等級從0到9不等,數字越大表示其防護性能越佳。
我們在手機上常見的防塵防水等級有IP53、IP54、IP68、IPX8這幾種,其中IPX8表示8級防水但未做防塵認證,而IP68級是手機防塵防水的最高等級,表示手機放在1米深的水中可以停留長達30min而不損壞,只要能達到這個最低標準就可以標注為IP68級。
不過雖然很多手機都標注為IP68級防塵防水,但是防水的能力卻有差異。比如OPPO Find X6 Pro的IP68級支持在1.5m深的水中停留最長可達30分鐘,而iPhone14 Pro的IP68級卻支持在最深6m的水中停留最長可達30分鐘。
另外要注意:即使手機支持IP68級防塵防水,日常也需要盡量避免各種水環境。因為IP68級是實驗室標準下的測試認證,現實生活中環境更復雜,而且防濺、抗水、防塵功能并非永久有效,防護性能可能會因日常磨損而下降。最關鍵的是IP68級手機進水所有手機廠商都是不保修的,所以平時還是盡量愛護。
總體來說,支持IP68級防塵防水的手機確實在生活中用起來比無防護的機型更讓人安心。本文按照不同價位段篩選出當前比較值得選購且支持IP68級防塵防水的手機,僅供參考。
原創不易,如果對你有幫助或者喜歡這樣的內容創作,麻煩點個贊鼓勵一下,謝謝!有問題歡迎評論留言,會盡量作答。
請注意:
手機市場價格波動較為頻繁,表格中顯示的價格僅供參考,實際售價經常略有浮動或者優惠活動,建議到官方店查看最新售價;
iPhone 13(目前性價比最高的iPhone)
推薦指數:??????????
優點:
缺點:
點評:
iPhone 13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iPhone,也是最適合大多數消費者的機型。
相對于iPhone 13 mini,iPhone 13的屏幕尺寸更適合大眾消費者;而相對于兩款iPhone 13 Pro機型,iPhone 13雖然在相機、屏幕、機身材質等方面要遜色,但是售價便宜2000塊錢以上,其售價也更容易被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而且機身較Pro系列兩款機型分別輕30g和65g,手感明顯好太多了。
實際上,對于不追求高刷新率屏幕、專業拍照的用戶來說,iPhone 13具備絕大多數的iPhone 13 Pro系列機型的功能,日常是妥妥夠用的。
與上一代的iPhone 12相比,iPhone 13的功能配置主要有以下幾點升級:
簡單說,iPhone 13在處理器性能、屏幕亮度、視頻拍攝、相機防抖和續航這幾方面有升級,加上外觀方面屏幕劉海面積縮小了20%、后置相機模組采用對角線設計等等。
總體而言,iPhone 13的升級幅度不算大,是比較常規的。
但是iPhone 13的國內售價相比當初同容量版本的iPhone 12大降800元。而且即使現在,iPhone 13 mini在存在諸多升級的前提下,其同容量版本僅僅比iPhone 12貴400塊錢,明顯性價比更高,而且還砍掉了64GB這個雞肋版本。
這就使得iPhone 13成為目前性價比最高、最值得選購的iPhone。
華為P60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華為P60系列是華為旗下以時尚外觀設計與出色影像能力為核心賣點的最新旗艦手機,在束手束腳的情況下依然給出了亮眼的表現。
華為P60不僅是該系列的標準版,也是該系列中性價比最高的版本。
這款機型在同價位擁有以下幾點特色:
總體來說,華為P60是一款外觀設計時尚出彩、影像能力出色的高品質水桶旗艦,唯一的不足在于不支持5G網絡,但是這點不足在實際日常使用中并沒有什么影響,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另外,華為P60和華為P60 Pro的主要差異有以下幾點:
別看兩款機型在性能、拍照、充電、材質、容量版本這五方面有不同,但是實際上真正能夠對日常體驗產生影響的其實只有潛望式長焦鏡頭帶來的拍照差異。
但是兩款機型的差價達到2000元,相比之下顯然華為P60的性價比要高得多。
所以,除非你非常追求華為P60 Pro的4800萬像素夜視長焦鏡頭和12GB大內存,否則華為P60是更實惠的選擇。
小米13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小米13延續上一代的產品設計,依然是一款主打小尺寸的輕薄水桶旗艦。
這款機型相對于上一代產品的主要升級點有兩處:
其一是外觀設計,由雙曲面設計換成直屏設計,而且屏幕四周邊框等寬,向iPhone看齊。
其二是性能和堆料的升級,處理器升級為最新的高通驍龍8 Gen2處理器,散熱升級為4642mm2VC液冷均熱板,由此獲得不錯的性能和游戲表現。
其他方面相對于小米12S有升有降,比如后置主攝從索尼IMX707減配為索尼IMX800,新增支持IP68防水防塵。
總體來說,小米13其實在同價位各方面都比較中規中矩,不算亮眼,也不拉胯,但是由于實際體驗相對于前兩代的小米11、小米12好多了,使得這款機型的用戶口碑爆棚,尤其適合手小的用戶。
iPhone 14(最合適大多數消費者的iPhone14系列機型)
推薦指數:??????????
優點:
缺點:
點評:
iPhone 14是最新一代iPhone系列的標準版,這款機型可以稱之為擠牙膏的一代。
因為相對于上一代的iPhone 13來說,iPhone 14的升級幅度非常小:
而在用戶比較在意的高刷新率屏幕、高像素鏡頭等硬件方面完全沒有升級,其升級的這三點對于實際體驗基本上沒有明顯感知。在iPhone 13售價更實惠的情況下,如果不追求新款或者新配色,那么更建議選購性價比更突出的iPhone 13。
當然,iPhone標準版機型向來喜歡擠牙膏。拋開升級幅度不大這點來看,iPhone 14依然是iPhone 14系列中最適合大多數消費者的存在,與同價位其他品牌機型相比依然有著性能、系統、手感、軟硬件生態等方面明顯的優勢。
三星Galaxy S23(小尺寸輕薄高端旗艦)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三星Galaxy S23是一款主打輕薄小屏的高端旗艦機,適合追求出色手感的旗艦用戶。
這款機型最大的特色就在于7.6mm厚、168g重的機身尺寸帶來的絕佳手感。這種手感并未犧牲功能配置,三星Galaxy S23具備非常全面的配置,最新的高通驍龍8 Gen2處理器、IP68防水防塵、無線充電、NFC等應有盡有,做工質感也非常棒。
而且相對于前幾代被吐槽的續航表現,三星Galaxy S23也將電池容量提升到3900mAh,并在前置相機、屏幕峰值亮度等方面均有升級,主要的遺憾之處還是在于25W有線充電在同價位充電速度相對一般。
如果你追求一款輕薄小巧的高端真旗艦,那么三星Galaxy S23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之一。
榮耀Magic5 Pro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榮耀Magic5 Pro是榮耀Magic5系列中影像能力突出的全能高端旗艦,由于將榮耀Magic 至臻版的大量技術功能下放,使其在同價位機型中擁有通信、屏幕、影像、續航等多方面的優勢,尤其是影像和續航能力非常突出。在通信方面,榮耀Magic5 Pro首發自研射頻增強芯片C1,而且配備了獨立藍牙/WiFi天線架構,可以實現地庫、地下室、地鐵、電梯等弱網弱信號廠商的快速回網,實現流暢不卡頓的通信體驗,是業界通信能力第一梯隊成員。屏幕方面,榮耀采用質感與手感俱佳的懸浮流線四曲面設計,支持1-120Hz自適應動態刷新率,且采用獨立顯示芯片,擁有1300nit全局峰值亮度、1800nit局部峰值亮度,支持超動態臻彩顯示,支持2160Hz超高頻PWM調光,搭配助眠顯示、類自然光護眼、硬件級萊茵低藍光等技術,可以說在設計、顯示、流暢、省電、護眼等方面表現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影像方面,榮耀Magic5 Pro搭載的1/1.12英寸傳感器,f/1.6的大光圈使得其進光量甚至超越了市場上影像旗艦的一英寸大底,再加上8P光學鏡頭和超級抗炫光鍍膜,可以獲得畫質清晰的暗光表現。另外還升級了一系列計算攝影算法,帶來了創新的全新鷹眼相機抓拍功能,影像實力非常強大。續航方面,榮耀Magic5 Pro帶來了容量高達5450mAh的碳硅負極電池,其負極能量密度比普通石墨負極電池提升16%,在維持良好的機身尺寸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續航水準,使得續航表現躋身頂級水準。除此以外,榮耀Magic5 Pro的功能配置非常全面,雙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IP68防水防塵、無線充電、3D人臉識別等功能應有盡有,再加上時尚雅致的外觀設計和智慧好用的系統體驗,使得這款機型成為榮耀Magic系列有史以來的集大成者。
如果預算充足的話,榮耀Magic5 Pro是當下華為/榮耀用戶的首選機型。
華為Mate50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華為Mate50系列是華為的最新旗艦力作,這是在供應鏈和技術能力持續受限的前提下發布的作品,但是依然帶來了很多“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亮點。
華為Mate50是該系列的標準版,它具備以下幾點特色:
1、搭載最新的高通驍龍8+ Gen1旗艦處理器,相比前兩代的驍龍8 Gen1和驍龍888處理器,性能提升雖然不算非常大,但是擁有更出色的溫控和續航表現,不再發燙;
2、搭載1440HzPWM調光高刷屏,支持全局色彩管理,而且屏幕上方覆蓋耐摔性能提升10倍的昆侖玻璃(僅昆侖玻璃版支持),屏幕色彩顯示準確、護眼效果好且抗摔;
3、全球首發支持北斗衛星通信,可以在無地面網絡的情況下發送北斗衛星消息,與外界保持聯系;
4、首發搭載華為超光變XMAGE影像,影像能力領先同價位機型;
5、鴻蒙3系統帶來穩定流暢、智能互聯的良好體驗,而且功能配置比較齊全;
當然,華為Mate50系列最大的遺憾依然是不支持5G網絡,不過后續應該會有配套的5G通信殼發布,追求5G網絡的話可以后續再入手一款5G通信殼即可。
華為Mate50系列還有一點遺憾是外觀設計相比上一代華為Mate40系列略有降低,尤其是后置相機模組沒有上一代那么協調。如果不知道選擇哪款配色,建議首選黑色版本,因為整體搭配是最好的。
華為Mate50與華為Mate50 Pro相比主要有以下幾點差異:
簡單說,華為Mate50 Pro的屏幕素質、機身握持感、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影像能力、電池續航以及防水性能更強,但是1440HzPWM調光、北斗衛星通信、超光變XMAGE影像、鴻蒙3系統等特色功能兩款機型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如果你追求直屏以及更實惠的定價,建議選擇華為Mate50,其功能配置已經足夠出色了;如果你追求更出色的拍照以及更多的專業功能,建議選擇華為Mate50 Pro。
vivo X 90 Pro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vivo X90 Pro作為vivo X90系列中的大杯之作,相對于中杯vivo X90和超大杯vivo X90 Pro+略顯尷尬,因為不如前者性價比那么高,又不如后者那么極致,更多的是一個襯托的作用。
如果橫向對比同價位機型,vivo X90 Pro的綜合產品力卻相當不錯,稱得上是一款頗具特色的高端水桶旗艦。
vivo X90 Pro在同價位的優勢主要有這么幾點:
功能配置方面,NFC、藍牙5.3、WiFi 6、HiFi音質、雙揚聲器、紅外遙控、IP68防水防塵、X軸線性馬達等等則是直接拉滿,所以這款機型適合追求出色的外觀設計、做工質感、人像拍攝的高端水桶機型用戶。、
小米13 Pro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小米13 Pro是小米旗下的一款比較中規中矩的高端水桶旗艦。
這款機型基本上把市場上高端旗艦機應有的配置堆了個遍,比如高通驍龍8 Gen2處理器、2K自適應高刷屏、4820mAh大電池等等,而且不僅是硬件堆料做得足,實際體驗也調教得很不錯,在前幾代機型上“參數沒輸過,體驗沒贏過”的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整體來說這款機型沒有什么太大的特色,也沒有什么明顯短板,比如相機雖然堆上了三個5000萬像素鏡頭,不過實際拍照效果并不算很突出。
不過由于這是繼小米11、小米12兩代機型翻車后回歸正常水準的高端水桶之作,其用戶口碑相當不錯。如果追求性價比頗高的高端水桶旗艦,小米13 Pro值得入手。
iPhone 14 Plus(大屏長續航版的iPhone 14)
推薦指數:??????????
優點:
缺點:
點評:
iPhone 14 Plus其實就是大屏長續航版的iPhone 14。
這款機型與iPhone 14的硬件配置幾乎一模一樣,不同之處只有兩點:
不過iPhone 14 Plus在屏幕變大、續航提升的同時,也喪失了iPhone 14輕薄的手感,并且售價增加了1000塊錢。
所以這兩款機型的選擇也很簡單:
三星Galaxy S23+(大屏版的三星Galaxy S23)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三星Galxy S23+就是大屏版三星Galaxy S23,升級主要有四處:
除此之外,三星Galaxy S23+和三星Galaxy S23幾乎完全一致,上述幾點差異帶來的實際用戶體驗的差別還是在于大小屏帶來的手感和顯示面積差異、快充和續航差異。
所以選擇很簡單,如果追求輕薄小屏建議選擇三星Galaxy S23;如果喜歡大屏、更快的有線充電和更好的續航表現建議選擇三星Galaxy S23+。
榮耀Magic5 至臻版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榮耀Magic5 至臻版是榮耀Magic5系列中定位頂級旗艦的機型,由于在這一代榮耀Magic系列中原本很多專屬于榮耀Magic 至臻版的技術功能被下放給了榮耀Magic Pro版,導致這兩款機型的區分度并不高。榮耀Magic5 至臻版和榮耀Magic5 Pro的功能配置幾乎一致,不過存在以下幾點差異:● 榮耀Magic5 至臻版的鏡頭采用寶石鏡片,而榮耀Magic5 Pro采用普通鏡片;● 榮耀Magic5 至臻版的屏幕玻璃采用超曲納米微晶玻璃,而榮耀Magic5 Pro采用普通玻璃;● 榮耀Magic5 至臻版后置相機模組采用八角形設計,而榮耀Magic5 Pro采用圓形設計;
講白了,榮耀Magic5 至臻版和榮耀Magic5 Pro的主要差異在于外觀設計和機身材質,更抗摔耐磨一些,設計更高端商務一些,而且由于采用素皮材質使其手感獲得明顯提升。如果你在榮耀Magic5 Pro的高端全能配置之上,還追求一些更高級的外觀設計和機身材質,那么建議選擇榮耀Magic Pro至臻版。
華為P60 Pro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華為P60系列是華為旗下以時尚外觀設計與出色影像能力為核心賣點的最新旗艦手機,在束手束腳的情況下依然給出了亮眼的表現。
華為P60 Pro是該系列的高配版,它具備以下幾點特色:
總體來說,華為P60 Pro是一款外觀設計時尚出彩、影像能力出色的高端水桶旗艦,唯一的不足在于不支持5G網絡,但是這點不足在實際日常使用中并沒有什么影響,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另外,華為P60和華為P60 Pro的主要差異有以下幾點:
別看兩款機型在性能、拍照、充電、材質、容量版本這五方面有不同,但是實際上真正能夠對日常體驗產生影響的其實只有潛望式長焦鏡頭帶來的拍照差異。
但是兩款機型的差價達到2000元,相比之下顯然華為P60的性價比要高得多。
所以,除非你非常追求華為P60 Pro的4800萬像素夜視長焦鏡頭和12GB大內存,否則華為P60是更實惠的選擇。
華為Mate50 Pro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華為Mate50系列是華為的最新旗艦力作,這是在供應鏈和技術能力持續受限的前提下發布的作品,但是依然帶來了很多“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亮點。
華為Mate50 Pro是該系列的高配版,它具備以下幾點特色:
1、搭載最新的高通驍龍8+ Gen1旗艦處理器,相比前兩代的驍龍8 Gen1和驍龍888處理器,性能提升雖然不算非常大,但是擁有更出色的溫控和續航表現,不再發燙;
2、搭載1440HzPWM調光高刷屏,支持全局色彩管理,而且屏幕上方覆蓋耐摔性能提升10倍的昆侖玻璃(僅昆侖玻璃版支持),屏幕色彩顯示準確、護眼效果好且抗摔;
3、全球首發支持北斗衛星通信,可以在無地面網絡的情況下發送北斗衛星消息,與外界保持聯系;
4、首發搭載華為超光變XMAGE影像,影像能力領先同價位機型;
5、鴻蒙3系統帶來穩定流暢、智能互聯的良好體驗,而且功能配置比較齊全;
當然,華為Mate50系列最大的遺憾依然是不支持5G網絡,不過后續應該會有配套的5G通信殼發布,追求5G網絡的話可以后續再入手一款5G通信殼即可。
華為Mate50系列還有一點遺憾是外觀設計相比上一代華為Mate40系列略有降低,尤其是后置相機模組沒有上一代那么協調。如果不知道選擇哪款配色,建議首選黑色版本,因為整體搭配是最好的。
華為Mate50與華為Mate50 Pro相比主要有以下幾點差異:
簡單說,華為Mate50 Pro的屏幕素質、機身握持感、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影像能力、電池續航以及防水性能更強,但是1440HzPWM調光、北斗衛星通信、超光變XMAGE影像、鴻蒙3系統等特色功能兩款機型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如果你追求直屏以及更實惠的定價,建議選擇華為Mate50,其功能配置已經足夠出色了;如果你追求更出色的拍照以及更多的專業功能,建議選擇華為Mate50 Pro。
OPPO Find X6 Pro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OPPO Find X6 Pro是以屏幕素質和影像實力為超級大長板的全能高端旗艦,非常適合追求頂級屏幕素質與頂級拍照體驗的用戶。
相對于同價位機型,OPPO Find X6 Pro擁有兩項非常突出的優勢:
其一,頂級的屏幕素質。OPPO Find X6 Pro雖然仍是2K+120Hz LTPO屏幕,但是其峰值亮度提升到驚人的2500nit,甚至超越了亮度狂魔iPhone 14 Pro Max的2300nit,創下了業界記錄,而且支持超高亮度和ProXDR顯示,帶來了真實立體的畫面顯示效果和出色的極致動態范圍顯示;
其二,頂級的影像能力。OPPO Find X6 Pro的后置相機模組采用5000萬像素1英寸大底廣角(索尼IMX989)+5000萬像素自由曲面超廣角(索尼IMX890)+50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索尼IMX890),擺脫主攝概念,實現廣角、超廣角、長焦每一個場景的主攝級體驗,是當下業界影像能力最強大的機型之一。
所以,不管你是追求一款屏幕和影像能力頂級的高端旗艦,還是追求一款方方面面都足夠出色的全能高端旗艦,OPPO Find X6 Pro都是當下市場上最好的選擇之一。
另外,與OPPO Find X6相比,這兩款機型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 外觀差異,X6均為AG玻璃工藝后蓋,X6 Pro還有大漠銀月素皮后蓋;● 性能差異,X6采用天璣9200處理器,X6 Pro采用驍龍8 Gen2處理器,后者峰值性能略強;● 屏幕差異,X6為1.5K屏、峰值亮度為1450nit,而X6 Pro為2K屏、峰值亮度高達2500nit;● 影像差異,X6 Pro搭載的1英寸大底廣角鏡頭和自由曲面超廣角鏡頭素質更出色;● 充電差異,X6只支持80W有線,而X6 Pro則支持100W有線+50W無線+10W無線反充;● 其他差異,X6搭載4800mAh電池、支持IP64防水、四頻北斗導航,而X6 Pro搭載5000mAh電池,支持IP68防水、三頻北斗導航;
兩款機型的產品力在各自的價位段都很出色,二者差價為1500-2000元,但畢竟產品力上有明顯的區分度,也不好說哪款更值得買。如果你追求極致的屏幕顯示和影像實力,無線充電也是剛需的話,那么顯然更建議選擇OPPO Find X6 Pro;如果你對于以上幾點需求不高,那么OPPO Find X6則是更實惠的選擇。
vivo X90 Pro+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vivo X90 Pro+是一款以頂級拍照為特色的全能高端旗艦,非常適合追求極致拍照體驗的用戶。
與其他品牌高端旗艦機型相比,vivo X90 Pro+具有以下優勢:
1、性能和散熱更加出色,vivo X90 Pro+搭載最新的“高通驍龍8 Gen2處理器+LPDDR5X內存+UFS4.0閃存”性能三件套,而且擁有8900mm2VC均熱板的雙生冰原散熱系統,這就使得vivo X90 Pro+不僅跑分性能出色,其性能釋放更是在高端旗艦中處于領先水準,再加上算力大增的自研V2芯片帶來的游戲插幀,其游戲體驗也是一流水準。
2、屏幕素質更高,vivo X90 Pro+采用最新的120Hz E6三星2K屏,不僅帶來高達1800nit的峰值亮度,而且屏幕功耗更低,這款屏幕還支持1440Hz 高頻PWM調光和超聲波3D廣域指紋識別,可以說兼具顯示效果、護眼能力與交互便捷。
3、影像實力相當強悍,vivo X90 Pro+前置3200萬像素自拍相機,后置全焦段蔡司影像系統,且有自研V2芯片助力,其影像優勢體現在專業的人像拍攝、全焦段的高素質鏡頭、一英寸大底主攝、蔡司色彩、實時高清預覽等各方面,這種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參數,更落實到了上手體驗。
4、非常全面的功能配置,vivo X90 Pro+不僅擁有雙揚聲器、紅外遙控、NFC、無線充電、IP68防水防塵等高端旗艦配置,而且其80W有線快充、無損無線HIFI音質等功能在競品機型中還頗具優勢。
再看看vivo X90 Pro+的不足之處,其實找來找去除了一個9.7mm厚的機身厚度以外真的很難找到還有什么遺憾了,而9.7mm的機身厚度其實更反襯出vivo X90 Pro+在硬件堆料上的極致,畢竟一英寸大底主攝、8900mm2VC的雙生冰原散熱系統以及各種配置堆在一塊很難做得更輕薄了。
在我看來,vivo X90 Pro+是當下綜合產品力極強的高端旗艦,與競品機型相比它擁有:
再考慮到vivo X90 Pro+在一眾競品中更有誠意的定價,所以無論你是追求一款頂級拍照體驗,還是準備入手一款全能高端旗艦,vivo X90 Pro+毫無疑問都是當下市場上的極好的選擇。
iPhone 14 Pro(目前最強大的小屏iPhone)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iPhone 14 Pro是目前硬件配置最強的小屏iPhone,適合追求出色做工質感、頂級性能、頂級屏幕素質以及專業級相機的用戶。
相對于iPhone 14,iPhone 14 Pro的功能配置Pro如下:
所以iPhone 14 Pro相對于iPhone 14主要在處理器性能、高刷屏、屏幕亮度、屏幕功能、相機、做工質感和續航這幾方面更加Pro,特別是120Hz自適應刷新率和全面升級的相機Pro的幅度頗大,當然價格也貴出2000元。至于選擇哪款,視自己的需求而定。
而與上一代的iPhone 13 Pro相比,iPhone 14 Pro升級了以下幾點:
總體來說,iPhone 14 Pro相對于上一代在處理器性能、屏幕素質與交互、相機、續航這幾點上升級明顯,考慮到二者價格比較接近,所以更建議選擇iPhone 14 Pro。
iPhone 14 Pro Max(目前最強大的大屏iPhone)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iPhone 14 Pro Max是目前最好的大屏iPhone,適合追求高刷屏、大屏長續航和專業相機的用戶。
為什么說是“最好的大屏iPhone”,而不直接說是“最好的iPhone”呢?
因為iPhone 14 Pro Max和 iPhone 14 Pro除了機身尺寸重量和電池續航差異以外,其他方面二者幾乎完全一致,兩款機型都可以說是當前最好的iPhone,所以用“最好的大屏iPhone”和“最好的小屏iPhone”加以區分。
iPhone 14 Pro更適合追求手感的用戶,而iPhone 14 Pro Max更適合追求大屏長續航的用戶。
與上一代的iPhone 13 Pro Max相比,iPhone 14 Pro Max升級了以下幾點:
總體來說,iPhone 14 Pro Max相對于上一代在處理器性能、屏幕素質與交互、相機、續航這幾點上升級明顯,考慮到二者價格比較接近,所以更建議選擇iPhone 14 Pro Max。
三星Galaxy S23 Ultra(最強大的三星高端旗艦,安卓機皇)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三星Galaxy S23 Ultra是目前綜合產品力最強大的三星高端旗艦,這款機型無論是外觀設計、做工質感,還是功能配置、商務體驗都達到了新高,堪稱安卓機皇,是高端商務人士的直板旗艦首選。
外觀工藝上,三星Galaxy S23 Ultra非常簡潔大氣,色調精致內斂,沉穩商務的氣質相當突出。而且機身用料加入了很多再生材料,對生態環境更加友好。
屏幕素質上,有“屏廠”美譽的三星搭載了一塊1-120Hz自適應刷新率2K分辨率AMOLED微曲面屏,局部亮度最高可達1750nit,而且內置一支4096級壓感的S Pen手寫筆,可以輕松繪制草圖和備忘錄。
影像表現上,三星不僅采用了旗艦級全焦段鏡頭,而且將后置主攝升級為2億像素HP2傳感器,能夠捕捉更多畫面細節,全焦段鏡頭也可以讓三星Galaxy S23 Ultra輕松應對各種拍攝場景。
功能配置上,作為真正意義上的頂級旗艦,諸如高通驍龍8 Gen2處理器、WiFi 6E、無線充電、5000mAh大電池、雙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IP68防水防塵、NFC等配置直接拉滿。
要說不足之處主要在于234g的機身重量偏重了些,對于手小的女性用戶不太友好。
總體來說,如果你追求一款外觀沉穩大氣、做工精致高級、影像能力出色、功能配置拉滿的高端商務旗艦,三星Galaxy S23 Ultra應該是時下最好的選擇。
華為P60 Art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華為P60系列是華為旗下以時尚外觀設計與出色影像能力為核心賣點的最新旗艦手機,在束手束腳的情況下依然給出了亮眼的表現。
華為P60 Art是該系列的頂配版,它其實可以稱得上是“女性版的華為Mate RS”,是華為面向女性消費者打造的高端奢侈款旗艦。
華為P60 Art在同價位機型中具備以下幾點特色:
總體來說,華為P60 Art是一款外觀設計時尚出彩、影像能力出色、功能配置全面的高端全能旗艦,唯一的不足在于不支持5G網絡,但是這點不足在實際日常使用中并沒有什么影響,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而與華為P60 Pro相比,華為P60 Art的硬件配置升級主要有以下幾點:
另外就是二者見仁見智的外觀設計差異,兩款機型差價高達兩三千,其實這個時候已經無法用硬件差異、性價比等來解釋了。
只能說華為P60 Art和華為P60 Pro是面向不同的消費群體,前者更適合追求高端奢侈、差異化、彰顯身份的人士,而后者更適合大眾消費群體。
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當前產品力最強悍的華為旗艦機)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是一款偏奢侈定位的頂級旗艦手機。
這款機型與華為Mate50 Pro的差異主要有兩點:
其一是外觀設計和做工用料,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采用了雙色陶瓷工藝后蓋,整體質感更高級,當然尤其也帶來更厚重的手感。
其二是影像能力更出色,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業界首發了4800萬像素超微距長焦攝像頭,將長焦與微距二合一,讓手機在拍攝遠處物體之外,也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去拍攝物體的微觀細節。
這兩點差異使得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的定價足足貴了6000元,從性價比角度來看顯然華為Mate50 Pro更高,也更適合廣大消費者。
不過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作為偏奢侈性質的產品,主要的賣點就是獨特性和唯一性,用于彰顯身份,所以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完全可以入手,適合追求頂級配置、高端質感、差異化設計、彰顯身份的不差錢商務人士,也是送禮佳品。
三星 Galaxy Z Flip4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三星Galaxy Z Flip4是一款豎向折疊屏手機,類似于早年間的翻蓋手機,與一般做成“折疊態是手機,展開態是平板”的折疊屏不同,它是把一款普通手機做成“化妝鏡”的翻蓋折疊屏形態,由此獲得非常出色的便攜性,再加上潮奢美學設計與多彩配色,可以說為女性用戶而生,非常適合追去潮流時尚的女性消費者。
而且豎向折疊的產品形態也帶來后置自拍、免手持視頻通話等各種全新交互,1.9英寸外屏可以展示信息、個性AOD、個性小組件,并進行外屏快便捷撥打電話、快速回復短信、快捷支付等操作,大大增強了三星Galaxy Z Flip4的實用性。
功能配置方面,三星Galaxy Z Flip4搭載了高通驍龍8+ Gen1旗艦處理器、第二代動態AMOLED屏幕,擁有3700mAh電池,支持IPX8級防水、25W有線快充等等,配置雖說稍遜于同價位直板旗艦,但是五臟俱全,應付日常使用妥妥的。
所以,無論是自己想要一款潮流時尚、便攜小巧的豎向折疊旗艦,還是想買來作為禮物送給女性用戶,三星Galaxy Z Flip4都是非常值得考慮的。
三星 Galaxy Z Flip4相比上一代機型升級并不大,最大的變化有兩點:
其一,更新了高通驍龍8+ Gen1處理器,峰值性能提升雖然不大,但是功耗和溫控提升明顯;
其二,電池容量增加到3700mAh,有線充電速度提升到25W,續航和快充都有增強。
其他方面來看,三星 Galaxy Z Flip4與三星 Galaxy Z Flip3基本上是換了個配色的差異。
不過硬件升級雖然不大,但是這兩點升級對于實際體驗提升明顯,也使得三星 Galaxy Z Flip4成為當前綜合體驗和產品力最強的縱向折疊屏手機。
華為Mate X3(目前最好的折疊屏手機)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華為Mate X3是當下綜合產品力最出色的折疊屏手機,唯一的不足在于不支持5G網絡。
這款機型的優秀之處在于將輕薄可靠的設計、全面的性能配置以及卓越的折疊屏體驗融于一體,由此成為當下折疊屏體驗的天花板之作。
首先,華為Mate X3擁有239g重、5.33mm厚的四曲面輕薄機身,使其手感接近于iPhone 14 Pro Max等直板旗艦,大大提升了用戶的握持感。而在之前發布的折疊屏機型中僅有OPPO Find N系列的機身重量與其解決,不過后者并非傳統橫向折疊屏的標準形態,而是通過將外屏做成5.54英寸的小屏來實現的。所以實際上華為Mate X3是當下6英寸以上外屏的橫向折疊屏機型中最輕薄的那款。
其次,華為Mate X3在做到最輕薄的同時并沒有犧牲任何硬件配置,性能、影像、屏幕、快充續航等都是旗艦級的,其部分硬件配置甚至更加出色。比如華為Mate X3不僅擁有5倍潛望式光學長焦鏡頭、4800mAh大電池,而且還支持IPX8防水和50W無線充電,支持雙向北斗衛星消息,外屏配備了昆侖玻璃,其硬件配置在折疊屏機型中相當出色。
最后,華為Mate X3憑借著華為多年來在智慧交互、分屏體驗和大屏適配上深度優化,硬件上也支持多角度自由懸停,所以在折疊屏體驗相比競品更加出色。
當然,這款產品要說不足主要還是不支持5G網絡,且定價略高。
不過如果你想要入手一款當下最出色的折疊屏手機,華為Mate X3是最值得推薦的。
三星Galaxy Z Fold4
推薦指數:????????
優勢:
不足:
點評:
三星Galaxy Z Fold4是一款橫向折疊屏手機,折疊態是直板手機,展開態是平板,大大拓展了傳統直板手機的屏幕使用面積,在商務辦公、大屏游戲、大屏影音等方面有明顯的體驗優勢,比較適合有大屏需求的高端商務人士、游戲黨和影音愛好者。
三星Galaxy Z Fold4是三星旗下產品力最強的折疊屏手機,無論是看外觀設計還是功能配置,三星Galaxy Z Fold4與上一代產品貌似都比較接近,不過實際上做了不少對于用戶體驗提升明顯的細節優化。
首先是性能上,三星Galaxy Z Fold4更新了高通驍龍8+ Gen1處理器,峰值性能提升雖然不大,但是功耗和溫控提升明顯,使得三星Galaxy Z Fold4再也不像前兩代機型那樣發熱和耗電較大。
其次是外觀上,三星Galaxy Z Fold4對機身重量尺寸進行優化,使得重量下降到263g,接近直板旗艦的重量使得這款機型的單手使用舒適度明顯提升。而且三星Galaxy Z Fold4采用了更薄的新型纖細鉸鏈和裝甲鋁金屬中框,使得機身輕盈和耐用兼顧。
再次是屏幕和相機,為了更好的視覺體驗,三星Galaxy Z Fold4將外屏寬度增加了2.7mm,使得外屏擁有更窄的邊框和更高的屏占比,不再看起來那么像“遙控器”;相機方面,三星Galaxy Z Fold4將后置廣角鏡頭升級到5000萬像素,長焦鏡頭提升到3倍光學變焦,使得夜間拍攝和遠景拍攝體驗都明顯增強,還支持8K視頻錄制。
最后是大屏軟件交互,三星Galaxy Z Fold4新增支持了立式交互觸控板功能,可以將一半的屏幕變身為觸控板。使用傳統智能手機觀看視頻時,如果要進行暫停等操作,就需要輕觸屏幕調出控制按鈕,會打斷觀看體驗,而立式交互觸控板可以提供類似筆記本電腦觸控板的功能,無需打斷內容,即可實現操控,充分發揮了可折疊大屏的優勢。
當然,頂級的內外雙屏、頂級的做工質感、支持S Pen/S Pen Pro手寫筆等產品特色依然得到延續,而且三星Galaxy Z Fold4在性能、外觀、屏幕尺寸、相機、大屏軟件交互等方面都優化升級對于實際體驗提升感知都比較明顯。
所以,三星Galaxy Z Fold4目前來看依然代表了折疊屏手機業界的較高水準,值得推薦。
在3月23日的華為春季旗艦發布會上,除了P60系列旗艦之外,華為還帶來了全新一代半入耳旗艦TWS耳機——華為FreeBuds 5,也是本場發布會的另一大驚喜了。對于那些喜歡糾結、總選不到滿意耳機的小伙...
2025.07.04最近,評價君用vivo X90 Pro體驗了一段時間,感覺這款影像旗艦還是不錯的。也有朋友問,說和華為Mate 50系列比如何,誰會更好。由于X90 Pro和Mate 50都是4999元起,都屬于準旗...
2025.07.04【1】華為 Mate RS 保時捷設計搭載麒麟970處理器,采用臺積電10nm的制程工藝,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的智能手機AI計算平臺,大型文件處理手到擒來,各類計算任務游刃有余正面是一塊6英寸的AM...
2025.07.04最近手機市場不斷推出新品,各大手機廠商都在摩拳擦掌準備著自家的5G概念手機。除此以外,也有手機廠商抓住5G手機普及前的時間點,快速發布了一系列頂級優秀配置的4G手機。我們且看這段時間占盡風頭的小米9手...
2025.07.04華為手機在國產手機中屬于比較厲害的,無論是做工質量、還是售后服務都非常不錯,很多人想要購買華為手機,并不只是支持國產,而是華為本身就有很強大的產品力,有很多機型都是很值得入手的。下面給大家分享3款目前...
2025.07.04